搜索




大酺 春雨

年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标签: 描写雨 宋词三百首

作品赏析

【注释】:
此词为作者某次宦游南方的旅途中所作。全词情景交融,真切生动地叙写了春雨中的行旅之愁。整首词结构精整,层次分明,错综变化,首尾相应。
开头三句为全词布置了一个春雨连绵、雨势滂沱的环境气氛。第一、二句是说雨意隔宿就已酿成,所以一大清早 ,浓雾散尽,四野静寂,不闻春鸟啼鸣,只听得阵阵急雨飞洒而下,敲打得屋顶铮铮作响。
“墙头 ”三句写的是:“屋边的嫩竹,正冒着淋漓下注的春雨伸出墙头,青青的竹叶,好比青玉雕成的垂旒,枝竿外皮的粉霜,已被雨水洗刷一清,尖而嫩的竹梢,在风雨的吹打中,东摇西摆,不时地互相碰触。
“润逼 ”三句转写雨天室内的景象 ,琴丝受潮后,音色不准;枕障被寒气侵袭,一片冰凉;沾满了雨珠的虫网,被风吹得软绵绵的粘附在竹帘上。这些现象,是在百无聊赖之中所感所见,织成一种凄冷孤寂的氛围 ,所以只有昏昏睡去 。紧接着“邮亭”六句便是抒写孤馆困眠的情态 。愁中孤眠,最易惊醒,“奈愁极频惊 ,梦轻难记 ,自怜幽独”三句将因愁入梦,梦境恍惚以及醒后倍感孤独凄凉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细致入微。上片从暮春的雨景写到客中阻雨的愁闷,以“自怜幽独”作结。
过片“行人归意速 ”,重在一个“速”字,归心似箭,但欲速而不达,偏偏遇上淫雨不止的天气,泥泞的道上积满雨水 ,车毂难行 ,归期难卜,所以说“最先念 、行潦妨车毂”。从“怎奈向”开始,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把行旅为雨所阻、欲归不得的愁绪 ,铺写得淋漓尽致 。兰成是庚信们小字,他初仕梁。出使西魏时,恰值梁灭,被留长安,后仕周,长期羁留北方,不得南归,作《哀江南赋》以叙志,又曾作《愁赋》。卫玠,晋人,是当时名士,长得清秀,有羸疾 。平阳客 ,指东汉经学大师马融,他性好音乐,能鼓琴吹笛,一次在平阳客舍,听得洛阳客人吹笛,笛声哀怨,触动了他思念京都的伤感情情,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长笛赋 》。用此三典 ,盖作者自况,说的自己亦是瘦减容颜,愁损心目,闻笛而伤。
最后“况萧索”几句,由情及景,并由羁旅愁叹转入惜花伤春的感慨,以结束全词 。“青芜国”语出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诗《花庭忽作青芜国 ”,是说繁花盛开的庭园,经过春雨的摧残,转眼间变成一片萧瑟的杂草丛生的世界 。一个“ 况”字起了承上启下 、转折递进的作用 。“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两句是对“青芜国”的补充,意为春光的余波只剩下几点红色落花洒在青绿的地面上,而门外的樱桃已褪尽红衣,露出豆粒般大小的幼桃。这一切都表明,春天已在雨声中消逝。此时,主人公不但为归计难成而懊丧 ,而且因春光消歇而叹息。“夜游共谁秉烛”句即由这两重忧伤而发,一语双结,复与上片歇拍“自怜幽独”遥相呼应,只觉无限的幽恨,无边的寂寞。
这首词感物应心,因景抒情,写景鲜明生动,写情委曲尽致,环境气氛的渲染与心理活动的展开相互依托,造成了低徊抑郁、曲折流动的意境。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周邦彦神宗时为太学生,因歌颂新法被擢为太学正,累

更多介绍
其他作品更多>>
  • 点绛唇·孤馆迢迢》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 点绛唇·台上披襟》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愁凝贮。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 蝶恋花·月皎惊鸟栖不定》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
  • 浣溪沙》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 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 兰陵王 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
  • 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沈吟久。...
  • 渔家傲·几日轻阴寒测测》 几日轻阴寒测测。东风急处花成积。醉踏阳春怀故国。归未得。黄鹂久住如相识。赖有蛾眉能暖客。长歌屡劝金杯侧。歌罢月痕来照席。贪欢适。...
  • 浣溪沙》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夜寒谁肯剪春衣。...
  • 浣溪沙》 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行透斜晖。游蜂酿蜜窃香归。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沈微。一春须有忆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