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渔家傲 和程公辟赠

年代:宋代 作者:张先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
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堂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青雪路,君家正在吴门住。
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标签: 友情诗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
发端三句指出分别的地点、时间和景色。巴子即今之巴县,在渝州附近,周代为巴子国,与巴东、巴西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先说眼前巴子城头碧草萋萋,正是“ 斜阳暮暮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柳永《引贺行》)。再写远望重峦叠翠,那是两人相逢之处。“燕子占巢”形容如今双燕归来,接着写花开又复花落,春去夏来,时光如水;人事变迁,亦复如此,曾几何时,相爱的人相逢而又将别。
“杯且举”两句,写饯别宴上,送行者劝君更尽一杯酒 ,祝君能得平安旅 。瞿塘峡,即“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奔流电源,舟人为之恐惧”(《太平寰宇记》)。此峡在夔州(今奉节县)之东,滩石险阻,猿鸟哀鸣,是民歌《 竹枝 》的流行地。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有《 竹枝》九篇,其中写道:“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又云:“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本词亦是叙行路之难 ,乡关之思,写得明白如话,复叠回环,颇有民歌风味。
下片将视线从长江头移向长江尾,从巴子城头移到“天外吴门、清霅路”,正是两人家乡所在。所谓“天外”,是形容其远。吴门(今苏州市,程师孟故乡 )与霅溪(在作者故乡湖州乌程东南)相隔不远,如今一人归而一人留,自启思乡之情。这里字面有意重复,以使词意进一步发展。结尾三句宛转其意。作者自注曰:“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折柳赠别,意在挽留。作者为了感激其深情厚谊,所以要把所赠的柳枝和无限乡思带回那草长莺飞的江南。这里的“江南”,承上“君家正在吴门住”句,意指“吴门”。意为:君虽滞留而寄情的柳枝与我惧归,亦足慰怀矣。语言明白流利而词句却委婉,多低徊不尽之意。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

更多介绍
其他作品更多>>
  • 满江红·飘尽寒梅》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多少恨,今犹...
  •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 菩萨蛮·闻人语著仙卿字》 闻人语著仙卿字。?情恨意还须喜。何况草长时。酒前频共伊。娇香堆宝帐。月到梨花上。心事两人知。掩灯罗幕垂。...
  • 菩萨蛮·夜深不至春蟾见》 夜深不至春蟾见。令人更更情飞乱,翠幕动风亭。时疑响屟声。花香闻水榭。几误飘衣麝。不忍下朱扉。绕廊重待伊。...
  • 菩萨蛮·簟纹衫色娇黄浅》 簟纹衫色娇黄浅。钗头秋叶玲珑翦。轻怯瘦腰身。纱窗病起人。相思魂欲绝。莫话新秋别。何处断离肠。西风昨夜凉。...
  • 踏莎行·衾凤犹温》 衾凤犹温,笼鹦尚睡。宿妆稀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摺摺轻垂地。翠幕成波,新荷贴水。纷纷烟柳低还起。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
  • 踏莎行·波湛横眸》 波湛横眸,霞分腻脸。盈盈笑动笼香靥。有情未结凤楼欢,无憀爱把歌眉敛。密意欲传,娇羞未敢。斜偎象板还偷睑。轻轻试问借人麽,佯佯不觑...
  • 西江月·体态看来隐约》 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檀槽初抱更安详。立向尊前一行。小打登钩怕重,尽缠绣带由长。娇春莺舌巧如簧。飞在四条弦上。...
  • 浣溪沙》 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无人。...
  • 西江月·泛泛春船载乐》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 清平乐·屏山斜展》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云情雨意空深。觉来一枕春阴。陇上梅花落尽,江南消息沈沈。...
  • 清平乐·清歌逐酒》 清歌逐酒。腻脸生红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细看玉人娇面,春光不在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