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诗十九首

年代:汉朝 作者: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作品赏析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九。

如何描写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说家们醉心探讨的问题。其实,这对诗人也至
关重要。我国古代抒情诗中,就有很细致很精采的心理描写,《古诗十九首》中
《明月何皎皎》一篇,就突出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特点。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
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
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
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
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
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
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是过于耀眼
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吗?不,是“忧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
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清代朱筠评曰:“神情在‘徘徊’二字。”
(《古诗十九首说》)的确,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
“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
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呢?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
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客行”既有“乐”,为何又说“不
如早旋归”呢?实际上他乡作客,何乐而言。正如《相如歌·饮马长城窟行》所
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然而异乡游子为
什么欲归不归呢?这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即如本诗的作者,
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
又仕途阻滞,进很两难。这两句诗正刻划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
十分真切的。清代陈祚明说得好:“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
况不乐乎!”(《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
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
他们是道出了此中凄凉味的。
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
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
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
,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愁
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古乐府《悲歌》云: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
引领而望,可是又怎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呢?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
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内去。从“出户”到“入房”,这
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
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
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
态,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因‘忧愁’
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
,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
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解》)
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能够细致地表现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
诗中是不多见的。俄国有一位大作家屠格涅夫,是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但是他的
心理描写,大都是对人物心理的一些说明,有时不免使人感到沉闷和厌烦。而我
们读的这首古诗,却没有这个毛病,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
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形。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
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张铁明)
----引自"国学网站"[url=http://www.guoxue.com]http://www.guoxue.com[/url]

汉无名氏是一批作诗而未留名的诗人的统称。汉无名氏写的诗,内容大多数是写夫妇之间或朋友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

更多介绍
其他作品更多>>
  • 江南》 鱼戏莲叶间,参差隐叶扇。鸀鳿窥,潋滟无因见。鱼戏莲叶东,初霞射红尾。傍临谢山侧,恰值清风起。鱼戏莲叶西,盘盘舞波急。潜依曲岸...
  •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别诗》 其一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
  • 别诗》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
  • 别诗》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意欲从鸟...
  • 步出城东门》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 刺巴郡守诗》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钱钱何难...
  • 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
  • 古歌》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
  • 古绝句》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 古绝句》 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