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会而作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作品赏析

序: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载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
今我不述,後生何闻哉!
-----------------------------------------------
〔说明〕
这首诗约作于宋文帝元嘉三年(426),陶渊明六十二岁。“有会而作”
就是有感而作。陶渊明晚年的生活日渐贫困,加之遇到灾荒,家中常常困乏,
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这首诗就真实地再现了诗人的这种困境。尽管穷
困如此,但诗人仍能固穷守节,决不向权贵妥协,表现了老而弥坚的性格。
旧谷即没,新谷未登(1),颇为老农(2),而值年灾,日月尚悠(3),为患未
已(4)。登岁之功(5),既不可希(6),朝夕所资(7),烟火裁通(8)。旬日以来,
始念饥乏。岁云夕矣(9),慨然永怀(10)。我今不述(11),后生何闻哉(12)!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13)。
寂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14)!
怒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15)。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16)!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17)。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18)。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19)。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20)。
〔注释〕
(1)未登:谷物没登场,即尚未收割。
(2)颇为老农:做了很久的农民。老农是作者自称。
(3)日月尚悠:日子还很长。悠:久远。
(4)未已:不止。
(5)登岁之功:一年的农业收成。
(6)希:希望,指望。
(7)朝夕:指每天,日常。资:资用,指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
(8)裁:同“才”,仅。
(9)云:语助词,无意义。夕:指年终。
(10)永怀:用诗歌来抒写怀抱。永:通“咏”。
(11)述:陈述,抒写。
(12)后生:后代,子孙。
(13)弱年:少年时期。更:经历。
(14)菽(shū叔):豆类的总称。甘肥:指精美的食品。
(15)惄(nì逆)如:因饥饿而愁苦之状。(诗经?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毛传:
“惄,饥意也。调,朝也。”郑玄笺:“怒,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亚九饭:亚,次于。
九饭:一个月吃九顿饭,指子思。《说苑?立节》说,子思住在卫国时,非常贫困,“三旬而九食”。这
句是说,我饥饿穷愁,仅次于子思。当暑厌寒衣:在暑天还穿着讨厌的寒衣,谓贫穷而无夏衣更换。
当:值。
(16)暮:指年终,一年将近。如何:奈何。
(17)善:称许,称赞。粥者:施粥以赈济饥民的人,这里指黔敖。《礼记?檀弓》:“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
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蒙袂(mèi
妹):用衣袖蒙住脸。袂:衣袖。
(18)嗟来:不礼貌的吆喝声。吝:恨。徒没:白白地饿死。遗:失,弃。以上四句称许黔敖的
善良本心,并为蒙袂者不食嗟来之食而婉惜,其实诗人自己也是不主张食嗟来之食的。萧统《陶渊明
传》说渊明“躬耕自资遂报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僵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
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陶渊明此诗“有会而作”,疑即有感于此而作。
(19)这两句用《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的典故,是说君子可以为保持节操
而穷困,小人如穷困就会干出越轨之事。夙所归:平素的志向所期望达到的。
(20)馁(něi):饥饿。在昔:过去。余多师:我有很多老师。指值得效法的先贤,如伯夷、叔
齐、子思,以及不食嗟来之食的蒙袂饥者等。
[译文]
陈谷已经吃完,新谷尚未收获,我这长期务农的老汉,又遇上了灾荒之
年,来日方长,饥患未了。一年的收成,既然已无指望,日常生活所需,仅
能勉强维持不至断炊。近十多天来,开始感到饥饿困乏。一年将尽,深有感
慨,写下此诗以抒发怀抱。现在我如果不把心里话说出来,后代子孙又怎么
能知道呢?
年少即逢家困乏,
老来更贫常受饥。
粗食淡饭愿已足,
哪敢企求精美味!
穷困仅次于子思,
暑天已厌穿寒衣。
一年岁月又将尽,
何等辛酸又苦悲!
施粥之人心善良,
掩面之人非所宜。
嗟来之食何足恨,
白白饿死徒自弃。
人穷斯滥非我愿,
君子固穷是本志。
饥饿贫穷又何妨,
古来多有我先师。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更多介绍
其他作品更多>>
  •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
  • 饮酒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
  • 杂诗 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
  • 杂诗 其一》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
  • 杂诗 其二》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
  • 杂诗 其三》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 杂诗 其四》 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二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
  • 归园田居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
  •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归园田居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
  • 归园田居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