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劝农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其一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其二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其四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其五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其六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作品赏析

[说明
这是一首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的诗歌。诗歌共分六章:第一章写上古先民的朴素生活;第二章写古代圣君贤臣皆白躬耕,十分重视农业劳动;第三章写古代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和劳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第四章写即使贤达之人也勤作于农田之中,众人更不可游手好闲;第五章旨在劝勤勉而戒懒惰;第六章说孔子、董仲舒专心学业,不事农耕的行为高不可攀,借以批评那些既不劳作又不进德修业的人。整首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本农思想,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但诗中以“哲人”为民之主宰的认识,则是陈旧落后的。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1)。
做然自足,抱朴含真(2)。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3)。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员(4)。
哲人伊何?时惟后稷(5)。
赡之伊何?实曰播植(6)。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7)。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8)。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9)。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10)。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11)。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12)。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13)。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14)。
相彼贤达,犹勤垄亩(15)。
蚓兹众庶,曳裾拱手(16)!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7)。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18)?
担石不储,饥寒交至(19)。
顾尔恃列,能不怀愧(20)?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21)。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22)。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23)。
敢不敛袄,敬赞德美(24)。
[注释]
(1)悠悠:遥远。厥初生民:当初的人民。厥:其。生民:人民。
(2)傲然:逍遥自在的样子。做:同“敖”,游戏,闲游。自足:指衣食自给,犹言丰衣足食。
抱朴:本于《老子》:“见素抱朴。”襟怀质朴、朴素。含真:秉性自然、不虚伪。
(3)智巧:与上文“朴”、“真”相对而言,指狡诈与奸巧。资待:赖以为生的生活资料。资:资给,给济。待:需求。靡因:无来由。即没有来源。没有依靠。
(4)其:语助词。赡(shàn 善):供给,供养:使充裕。哲人:旧时称才能见识超越寻常的人,即贤智之人。
(5)伊何:是谁?伊:语助词。时惟:是惟,即是为。后稷(jì记):相传为虞舜时的农官,始教民耕种。
(6)赡之伊何:如何使民富足呢?植:种植。
(7)舜、禹:远古时的君主。躬耕:亲自耕种。(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稼:播种五谷。墙(sè色):收获谷物。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8)周典:指《尚书》中的《周书》。八政始食:《周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把,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食列第一,故曰“始食”。
(9)熙熙:和乐的样子。《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令德:美德。猗猗(yī衣):美盛的样子。《诗经?卫风?淇奥):“绿竹猗猗。”这里指茂盛的禾苗。原陆:指田地。田野。
(10)卉(huì会):草的总称。 穆:淳和,温和。《诗经?大雅?蒸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清穆:即“穆清”,喻清平之时。
(11)纷纷士女:众多男女。趋时:指赶农时。竞逐:你追我赶。
(12)宵兴:指天未亮即起身操作。宵:夜。野宿:宿于田野。以上四句写农人紧张的劳动情景。
(13)和:和风。泽:雨水。这两句说,时令节气容易过去,和风泽雨不会长久。意思是劝人抓紧农时。
(14)冀缺:春秋时晋国人。初,安贫躬耕,后为晋卿,理国政。携俪(lì丽):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说冀缺在田里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夫妻相待如宾。俪:配偶。沮溺结耦(ǒu偶):《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代指春秋时的两位隐士,他们结伴并耕。
(15)相(xiàng 向):视,观察。彼:他们,指冀缺、长沮、桀溺等人。贤达:旧指有才德、声望的人。勤:指勤于耕作。
(16)蚓(shěn 审):何况。兹:此,这些。众庶:一般百姓。曳(yè夜)裾(jū居)拱手:犹言“袖手”,把两手放进衣袖里,曳:拖,拉。据:衣袖。拱手:两手相合。这句形容人们懒惰、闲散的样子。
(17)此二句本《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huì愧)。”民生:人生。匮:缺乏,不足。
(18)奚冀:何所希望,指望什么。
(19)担。石:皆米谷的容量单位。
(20)传(chóu 仇)列:同伴,指那些勤于耕作的人。
(21)孔:孔子。耽(dān 担):沉溺,迷恋,喜好过度。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待樊迟出,孔子便讥讽他:“小人哉,樊须也。”鄙视他胸无大志。
(22)董:董仲舒,汉代学者。田园不履(lǚ吕):《汉书?董仲舒传)说他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有三年没到园中去。履:踩踏。
(23)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24)敛(liǎn 脸)袄(rèn 任):犹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译文]
遥远上古时,
当初之先民;
逍遥自在衣食足,
襟怀朴素含性真。
狡诈奸巧一旦生,
衣食乏匮成艰辛。
谁能供给使充裕?
全靠贤达之哲人。
哲人知为谁?
其名曰后稷。
后稷何以使民富?
教民耕田种谷米。
舜帝亲自耕垄亩,
大禹亦曾事农艺。
周代典籍早记载,
八政排列食第一。
先民和乐美德崇,
田园禾稼郁葱葱。
花草树木皆茂盛,
于时清平送和风。
男男女女趁农时,
你追我赶忙不停。
养蚕农妇夜半起,
农夫耕作宿田中。
时令节气去匆匆,
和风泽雨难留停。
冀缺夫妇同劳作,
长沮桀溺结伴耕。
看看这些贤达者,
犹能辛勤在田垄。
何况我等平常辈,
焉能缩手入袖中。
人生在世须勤奋,
勤奋衣食不乏匮。
贪图享乐自安逸,
岁暮生计难维系。
家中若无储备粮,
饥饿寒冷交相至。
看看身边辛勤者,
内心怎能不羞愧!
孔丘沉溺在道德,
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
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
效法斯人崇高贤;
怎敢对之不恭敬,
当颂礼赞美德全。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更多介绍
其他作品更多>>
  •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
  • 饮酒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
  • 杂诗 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
  • 杂诗 其一》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
  • 杂诗 其二》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
  • 杂诗 其三》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 杂诗 其四》 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二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
  • 归园田居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
  •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归园田居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
  • 归园田居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