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後名,於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作品赏析

〔说明〕
此诗写于晋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
这首诗以哀怨悲伤为基调,历述自己从少年以来所遭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过着饥寒贫困的痛苦生活。诗人“结发念善事”,本指望从善而得福,但一生的不幸遭遇和现实的穷愁困顿,使他不能不对天道产生了怀疑,并迸而归结到无钟子期那样的知音而慷慨悲歌,从而更加深了哀怨悲伤之情。
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手法,述遭遇,则如泣如诉,历历在目;抒怀抱,则跌宕起伏,凄怆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2)。
结发念善事,g 俛六九年(3)。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4)。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5)。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6)。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7)。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8)。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9)。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10)。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11)。
【注释】
(1)怨诗楚调:汉乐府相和歌辞中有楚调。王僧虔《技录》:“楚调曲中有《怨歌行》。”本诗就是模仿这种体裁,以抒发哀怨悲伤之情。庞主簿:即庞遵,字通之,诗人的朋友。主簿是其官职。邓治中:事迹不详,亦为诗人之友。治中是其官职。
(2)天道:犹言天命。古人迷信认为,人的福祸命运是由上天主宰、支配的。幽且远:深邃而玄远。茫昧然:幽暗不明的样子。
(3)结发:犹“束发”,谓年轻的时候,一般指十五岁以上。《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注:“束发谓成童。”又《礼记?内则》:“成童舞象。”注:“成童,十五以上。”念善事:打算做好事、积善德。g 俛(mǐnmiǎn 敏免):勤勉,努力。六九年:五十四岁。
(4)弱冠:指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世阻:世道险阻。陶渊明二十岁时,是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当时北方的前秦大举入寇,时局动乱;同时江西一带又遭灾荒。这就是“逢世阻”的具体内容。始室:指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妻),始理男事。”丧其偏:这里指丧妻。古代死去丈夫或妻子都叫“丧偏”。
(5)炎火:炎日似火。指旱天烈日。焚如:火烧一般。螟蜮(míng yù 冥域):侵食禾苗的两种害虫。《吕氏春秋?任地》:“又无螟蜮。”高诱注:“食心曰螟,食叶曰蜮。”恣:恣意,放纵。中田:即田中。
(6)纵横:形容狂风暴雨之猛烈。收敛:收获。不盈廛(chán 蝉):不够交纳田税。盈,满。廛,古代一夫之田。亦指田税。孙冶让《周礼正义?遂人》:“《诗》所云‘三百廛兮’者,自是三百家之税。”
(7)抱饥:谓挨饿。寒夜:指冬夜。
(8)造夕:到了傍晚。思:盼。乌迁:太阳迁逝,即太阳落山。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所以太阳为金乌。这两句意思是说,由于饥寒交迫,度日艰难,所以一到傍晚就盼望天明,而刚至早晨又希望太阳快些落山。
(9)离忧:遭遇忧患,离,通“罹”。凄:凄然,悲伤。
(10)吁嗟(xū jie 虚阶):感叹词。浮烟:飘浮的云烟,喻不值得关心的事物。
(11)钟期:即钟子期,是古代音乐家伯牙的知音。《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然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许人在这里借钟子期指庞主簿、邓治中,表示只有他们才能理解这首悲歌的深意。信:确实。
【译文】
天道幽深而玄远,
鬼神之事渺难算。
年少已知心向善,
五十四岁犹勤勉。
二十岁上遭时乱,
三十丧妻我独鳏。
旱天烈日似火烧,
害虫肆虐在田间。
风雨交加来势猛,
收获不足纳税钱。
夏日缺粮长饥饿,
冬夜无被受冻寒;
夜幕降临盼天亮,
日出却愿日落山。
我命自苦难怨天,
遭受忧患心熬煎。
死后名声何足叹,
在我视之如云烟。
慷慨悲歌孤独心,
唯有知音晓哀怨。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更多介绍
其他作品更多>>
  •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
  • 饮酒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
  • 杂诗 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
  • 杂诗 其一》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
  • 杂诗 其二》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
  • 杂诗 其三》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 杂诗 其四》 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二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
  • 归园田居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
  •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归园田居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
  • 归园田居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