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泛若耶溪

年代:唐代 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标签: 唐诗三百首

作品赏析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乘晚风随意泛舟,突出的反映了随遇而安的心境,触景生情,深感不如回江湖归隐。

【注解】:
1、际夜:至夜。
2、潭烟:水气。
3、弥漫:渺茫。

【韵译】: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
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
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
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
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
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
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评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
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
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
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
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
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a boat in spring on ruoya lake

thoughtful elation has no end:
onward i bear it to whatever come.
and my boat and i, before the evening breeze
passing flowers, entering the lake,
turn at nightfall toward the western valley,
where i watch the south star over the mountain
and a mist that rises, hovering soft,
and the low moon slanting through the trees;
and i choose to put away from me every worldly matter
and only to be an old man with a fishing-pole.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水清如镜,照映众山倒影,窥之如画。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自然会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怀着隐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此刻有何感受呢?“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啊,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叟”,又应附近地域的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实,表明诗人心迹。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殷璠说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河岳英灵集》)。作者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给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一层孤清、幽静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怀着追求和满足的心情来描写它,因而这夜景被状写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整首诗也就显得“举体清秀,萧肃跨俗”(《唐音癸签》引殷璠语),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清悠的意境。在写法上,诗人紧扣住题目中一个“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写,因而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迷蒙缥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给人以轻松畅适的感受和美的欣赏。  

(李敬一)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后人认为他的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他的诗1卷26首,内容多为与上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692年-749年,綦音qí)字孝通,荆南(湖北江陵)人。15岁游学京都长安,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落第返乡。开元十四年,又赴京考试,终于进士及第,历宜寿导尉、

更多介绍
其他作品更多>>
  •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一作薛据诗)》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 题鹤林寺》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松覆山殿冷,花藏谿路遥。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愿谢携手...
  • 题栖霞寺》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今日观身...
  • 送储十二还庄城》 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鸦。寂历道傍树,曈曨原上霞。兹情不可说,长恨隐沦赊。...
  • 送章彝下第》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 送崔员外黔中监选》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飞。神女云迎马,荆门雨湿衣。听猿收泪罢,系雁待书稀。蛮貊虽殊俗,知君肝胆微。...
  • 送贾恒明府兼寄温张二司户》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
  • 送宋秀才》 冠古积荣盛,当时数戟门。旧交丞相子,继世五侯孙。长剑倚天外,短书盈万言。秋风一送别,江上黯消魂。...
  •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 送郑务拜伯父》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 题招隐寺绚公房》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还言证法性,归去比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