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菩萨蛮·暄风迟日春光闹

年代:宋代 作者: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蒲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标签: 闺怨诗 描写春天

作品赏析

【注释】:
一开始词人用浓墨重彩,描绘出一幅春日冶游图景,“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虽无一字及人,而人在其中。“暄风”,即春风。萧纲《纂要》:“春曰青阳⋯⋯风曰阳风 、春风 、暄风、柔风、惠风 。”“迟日 ”,即春日。《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而暄、迟二字,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 。“春光闹”显然是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化用,虽是概括的描写,却能引起姹紫嫣红开遍的联想 。“葡萄水绿”乃以酒喻水,本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 ,恰似葡萄初酦醅。”将春水比作葡萄美酒,则暗示着游春者为大好春光陶醉,不徒形容水色可爱。
春天的良辰美景同时便是触发隐衷的媒介。上片歇拍“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二句,就是由乐转悲的一个过渡。虽然看起来只是写景,似乎船儿划到一个开阔去处 ,水平岸低,时闻杜鹃。“芳草”,“杜鹃”等语汇与意象有其特殊的内容积淀。芳草萋萋的景色,常回来暗示着情亲者的远游未归。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不如归去”的鸟语,更坐实和加重了这一重暗示。如范仲淹《子规》:“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归来愁未寝 ,黛浅眉痕沁。”写春游归来,兴尽怨生 。只“ 未寝”二字,便写出女主人公愁极失眠,同时完成了时间由昼入夜的转换,一石二鸟。眉间浅浅的黛色,既意味着残妆未整,又暗示着无人扫眉。
在这个不眠的春月夜,女主人公独个儿喝起闷酒来了 。“花影转廊腰 ,红添酒面潮。”两句之妙,妙在由花影而见月,由醉颜而示闷。空灵蕴藉,颇有余韵 。“花影”由廊外移入“廊腰 ”,可见女主人公花下对月独酌已久。而喝闷酒最易醉人,看她已不胜酒力 ,面泛红潮了 。如此复杂的心绪,如此难状之情景 ,在词人笔下表达得竟是如此轻灵 。虽“语不涉己”,已“若不堪忧”。
这首词巧用比兴与暗示,用语措词空灵多变。虽然词中袭用了“ 花间派 ”词的传统手法,但风格婉约,自有一番动人魅力。

其他作品更多>>
  •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
  • 菩萨蛮·暄风迟日春光闹》 暄风迟日春光闹。蒲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 菩萨蛮·縠纹波面浮鸂鶒》 縠纹波面浮鸂鶒。蒲芽出水参差碧。满院落梅香。柳梢初弄黄。衣轻红袖皱。春困花枝瘦。睡起玉钗横。隔帘闻晓莺。...
  • 西江月·落寞寒香满院》 落寞寒香满院,扶疏清影侵门。雪消平野晚烟昏。睡起懒匀檀粉。皎皎风前玉树,盈盈月下冰魂。南枝春信夜来温。便觉肌肤瘦损。...
  • 西江月·花额上堆翠葆》 花额上堆翠葆,远山横处星眸。绛宫深锁暮云浮。月破黄昏时候。谁谓霞衣玉简,便孤彩凤秦楼。桃源不禁昔人游。曾是刘郎邂逅。...
  • 西江月·窄袖浅笼温玉》 窄袖浅笼温玉,修眉淡扫遥岑。行时云雾绕衣襟。步步莲生宫锦。菊与秋烟共晚,酒随人意俱深。尊前有客动琴心。醉后清狂不禁。...
  • 西江月·宝柱横云雁影》 宝柱横云雁影,朱弦隔叶莺声。风生玉指晚寒清。官样轻黄袖冷。饮罢尚留余意,曲终自有深情。归来江上数峰青。梅水横斜夜永。...
  • 西江月·滴滴金盘露冷》 滴滴金盘露冷,萧萧玉宇风清。长庚入梦晓窗明。淡月微云耿耿。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华堂开宴拥娉婷。天上人间共庆。...
  • 西江月·青锦缠条配剑》 青锦缠条配剑,紫丝络辔飞骢。入关意气喜生风。年少胸吞云梦。金阙日高露泣,东华尘软香红。争看荀氏第三龙。春暖桃花浪涌。...
  • 西江月·晓艳最便清露》 晓艳最便清露,晚红偏怯斜阳。移根栽近菊花傍。蜀锦翻成新样。坐客联挥玉麈,歌词细琢琼章。从今故事记溪堂。岁岁携壶共赏。...
  • 西江月·木末谁攀新萼》 木末谁攀新萼,雪消自种前庭。莫嫌开过尚盈盈。似待诗人醉咏。霜後最添妍丽,风中更觉娉婷。影摇溪水一湾清。妆罢晓临鸾境。...
  • 西江月·密雪未知肤白》 密雪未知肤白,夜寒已觉香清。振芳堂下月盈庭。踏碎横斜疏影。且醉杯中绿蚁,休辞笛里清声。东君催促子青青。滋味要调金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