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淮中晚泊犊头

年代:宋代 作者: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标签: 描写春天

作品赏析

【注释】

淮中:淮河中游。 犊(dú)头:地名,在淮河岸边。

垂野:低垂于旷野之上。 幽花:花色幽暗。
古祠:古老的祠堂。 川:河。



【古诗今译】

春天的阴云低低地笼罩着绿草如茵的旷野,船行江上,一树树鲜花不时地从眼前掠过。傍晚时分,将小船停靠在古老的祠堂附近,在满川风雨之中欣赏着潮起潮落。



【赏析】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诗人,原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实际生于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苏诗粗犷豪放,直陈时弊,揭露民生疾苦,略无隐讳,与梅诗的微婉闲淡风格迥然不同。作品有《苏学士文集》。

本篇是一首咏景抒情诗,诗人借描写春日晚景,抒发其内心的孤寂情绪。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这两句侧重写白天行舟所见。毕竟是春天来了,虽然阴云低垂,笼罩四野,但仍然可以看见两岸青青的芳草。在昏暗的天色里,河岸上不时闪过的一树一树色泽幽暗的怒放的鲜花。“一树明”与“幽花”是随距离而变化的结果,远则“幽暗”近则“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两句写傍晚泊舟所见。在这里,诗人选择的泊舟地点既不是“星火”点点的渡口,也不是喧嚣的集镇,而是清冷凄楚的“古祠下”。这和诗人此时的心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作品表现的需要,只有此时此地才能在“满川风雨”中“看潮生”。在夜幕的覆盖下,风雨“满川”,河水喧涨,景象固然别有一番情致。诗人用“满川风雨”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了一幅奔腾、喧嚣、浩荡的“夜雨图”,尤其是“看潮生”三个字更可谓是的点晴之笔。形象,传神,令人读之仿佛置身于其中。

我们欣赏这首诗,着眼点应放在人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变化上。白天船行江上,相对于行进中的诗人来说,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教人不禁将诗的意境与诗人经历的宦海沉浮联系在一起,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b52fb0100cmeg.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b52fb0100cmeg.html[/url]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   常作“苏舜钦”

更多介绍
其他作品更多>>
  • 沧浪静吟》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不满缸。...
  •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 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
  • 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一作:夏簟清)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 城南感怀呈永叔》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冬温晚得...
  • 庆州败》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国家防塞...
  • 暑中杂咏》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 对酒》 丈夫少也不富贵,胡颜奔走乎尘世!予年已壮志未行,案上敦敦考文字。有时愁思不可掇,峥嵘腹中失和气。侍官得来太行颠,太行美酒清如天,...
  • 松江长桥未明观渔》 曙光东向欲胧明,渔艇纵横映远汀。涛面白烟昏落月,岭头残烧混疏星。鸣根莫触蛟龙睡,举网时闻鱼鳖腥。我实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
  • 过苏州》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疎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 和淮上遇便风》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